行業近況 此次疫情中,網格化管理、大數據等政務信息化手段作用凸顯。1月29日,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強調“進一步加強城市社區 和農村地區疫情網格化防控”各省也實施了網格化手段進行疫情排查、防控 (例如廣東、黑龍江)。同時,大數據手段在疫情防控上得到廣泛應用,工信部成立疫情防控大數據專家組,利用通信等行業的大數據支撐服務疫情防控相關工作。
網格化管理是近年來持續推進的城市綜合治理的新模式,在此次疫情中發揮巨大作用。網格化以社區、街道為基礎,在管理區域內,把 1 萬平方米左右的區域劃 為一個單元網格,在此基礎上建立城市網格的信息管理系統。在每個網格中,由網格員進行相對高頻的信息采集、上傳,城市管理部門進行快速響應與服務,實 現城市管理職能的下沉。在此次疫情中,各地通過網格化手段,實現了及時排查、管控以及響應疫情,取得了較好的效果。
網格化系統建設高景氣度,但“一張網”問題仍有待解決,運維形成持續性收入。網格化管理在 2017-2019 年建設進入高峰期,目前絕大部分地區已建設了城市管 理網格化的相關平臺。但是,綜治、社保、國土、食藥、民政、安監、消防、環 保、城建、行政執法等不同部門的網格管理系統仍處于割裂狀態,整合為社會治 理“一張網”的需求仍比較強烈。在網格化管理系統完成后,網格員的招募、培訓、管理等運營業務將形成持續性收入,根據我們測算,按每個區縣級行政區域 600 萬元/年的運維收入體量計算(約雇傭 100-150 個網格員),則全國 3000 個縣 級行政區市場規模為 200 億元/年。我們預計,未來在通過物聯網、人工智能的 技術手段降低人員成本,提升管理效率后,有望實現較高利潤率水平。
政府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等大數據應用領域建設進度有望加快。此前中央密集出臺 了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的相關政策,包括中央深改組的《關于推進公共信息資源開 放的若干意見》(2017 年 2 月)、網信辦的《公共信息資源開放試點工作方案》(2018 年 1 月),確定在北京、上海、浙江等地開展公共信息資源開放試點。根據《中 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報告(2019 年下半年)》,截至 2019 年下半年,我國內地已有102個地級以上地方政府推出了數據開放平臺。在疫情防控中,大數據排查、人口流動監測等手段得到運用,甄別謠言、輿情等需求也持續上升,我們預計相關大數據應用領域的建設有望加快。